
如愿塔位于江西省萍鄉市城區西西南的龍山嶺(俗稱(chēng)“寶塔嶺”)上,為萍鄉名勝。據《萍鄉縣志》記載,該塔始建于唐代(南唐),后圮,清道光年間(約1821—1830)重建。
該塔為七級六面,高26.97米,底部直徑8.8米,底層占地面積60平方米。底層和頂層系麻石結構,其余各層均由磚砌成,尖俏玲瓏,建造精良,氣勢恢宏。原有扶梯通向頂層,如今不復。
塔內嵌有石碑,碑文記載建塔經(jīng)過(guò)。碑以浮雕石龍框邊,上有浮雕丹鳳朝陽(yáng)。塔底層為麻石砌成,以上為青磚砌筑,每層以青石條疊伸成檐,各棱為石制馬首形挑檐,每層設有4個(gè)窗孔。
如愿塔是當地一道景觀(guān),是祖先留下的較為完善的古建筑。據《萍鄉縣志》記載,該塔始建于唐代(南唐),唐朝年間,當地村民建造此塔以鎮兇龍,保百姓平安。后該塔曾因久失修坍倒,清道光年間在原塔基上(約1821—1830)重建,也就是如今所見(jiàn)之寶塔。1983年4月,如愿塔被列為市級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單位。令人惋惜的是,由于缺乏維護,上世紀90年代至2018年的很長(cháng)一段時(shí)間內,這座古塔塔身四周野草野樹(shù)瘋長(cháng),塔壁上的多個(gè)洞孔均有損毀,有的地方青磚脫落嚴重。塔內潮濕骯臟卻成了城市流浪者的寄居地,塔內古跡也有一定程度的損敗。所幸2017年該塔修復工程隨同比鄰的佛寺動(dòng)工,并于2018年初竣工,如今雜草已除,半邊埋沒(méi)的底層塔也被清理出來(lái),其周?chē)ㄓ袊鷫ψ鞅Wo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