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費宏是鉛山縣?;萘覙颍ń窈涌阪偛窦也海┤?,生于明成化四年(1468)。歷任翰林院編修、東宮侍講、禮部侍郎、禮部尚書(shū)、戶(hù)部尚書(shū)、吏部尚書(shū)、內閣首輔(即宰相)等朝廷要職,先后加封文淵閣、武英殿、華蓋殿、謹身殿大學(xué)士、太子太保、柱國少保、太子太師等品銜。他歷經(jīng)四朝,三次入閣,為官達48年,直至嘉靖十四年(1535)逝世于任所,時(shí)年68歲,死后謚號“文憲”,歸葬故里鉛山。
費宏墓座落在村西的含珠山下,墓口立有青石牌坊——“狀元宰坊”,牌坊后一條甬道直通墓塋。甬道寬6.5米,長(cháng)27米,石板、卵石漫地。5對石人、石馬相向排列,造型端莊。石馬溫順俊逸、栩栩如生;石人(石翁仲)默然肅立,畢恭畢敬。甬道前端為一院門(mén),兩側楹聯(lián)云:“含珠遠眺新城壩,冠蓋旁迎惠濟渠”。新城壩和惠濟渠均是費宏為家鄉百姓修建的水利工程。院門(mén)內即為墓地,墳冢用青石砌筑,高3.3米,直徑4.4米,四周護以青石矮墻。護墻后矮墻正中豎有青石墓碑,碑高2.7米,上鐫“明宰鋪費宏之墓”七字。墓塋占地面積860平方米。周?chē)帜据钣?,滿(mǎn)目蒼翠,鳥(niǎo)鳴蟬噪,更添幾分幽雅、肅穆。
費宏墓左側辟有“費宏紀念館”,又稱(chēng)“萃英堂”。木石結構,大門(mén)兩側立有石鼓。進(jìn)門(mén)為院坪,左為正屋,六栟五間,兩側有配房。正屋中廳上方并懸“狀元宰輔”、“天官少宰”兩塊匾額,中為費宏彩色畫(huà)像。1980年,費宏墓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,2006年被列入市級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單位。